拨款法案禁止采购中国禽肉品
美国国会众院在当地时间12月11日通过的《2015财年综合拨款法案》。根据该法案,2015财年联邦政府总的可自由裁量支出约为1.1万亿美元,可保证国土安全部维持正常运营到明年2月27日,其他联邦政府部门正常运营到明年9月30日。
《2015财年综合拨款法案》中包含了不得将法案拨款用于购买自中国进口的禽肉加工制品供给美学校中餐项目,限制美部分政府部门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信息技术系统,以及禁止将拨款用于颁发商业卫星对华出口许可证等内容。
12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就美国会众院通过拨款法案包含涉华不利条款事发表谈话。孙继文表示,美国会众院通过的拨款法案中的涉华不利条款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对外发出错误信号,中方对此表示不满并坚决反对。上述条款不仅影响两国企业间的正常商业合作,也将损害美方自身利益。中方敦促美方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错误做法,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何禁购中国禽肉品
一直以来中国禽肉产品出口美国就一直不顺畅。
2004年初,全球暴发了禽流感疫情,为了保证公共卫生安全,中美双方都中断了鸡肉进口贸易。随着禽流感疫情的结束,中国恢复了从美国进口鸡肉,但美国国会、农业部等寻找各种理由,阻止从中国进口禽肉产品。
200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拨款禁令法案,禁止有关部门通过任何途径加工从中国进口的鸡肉。
2010年WTO裁定美国针对中国禽肉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向美国出口禽肉有所转机,但是仍然受到各种限制和挑战。2014年6月美国再次要求禁止购买中国生产的禽肉产品。
美国一再禁止购买中国进口的禽肉加工制品,除了贸易保护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目前,美国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根据美国联邦法规规定,所有进口产品都必须符合与美国国内产品相同的标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构成了一套综合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管。但目前,中国国内的禽肉加工产业水平,还比较低,能够达到美国上述标准的企业还不多。
中国肉制品加工业存在一定不足
诚然,美国禁止购买中国进口的禽肉加工制品,存在贸易保护因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
第一,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由于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多、环节多,相应的食品监管链任务繁重且复杂,而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缺乏贯穿产业链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虽然我国在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加之食品供应链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社会对可追溯系统的认识不够等原因,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困难。少数已经建立起来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由于普及性、兼容性和信息共享程度仍然不高,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作用有限。
第二,加工技术落后。近几年一些禽肉加工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真空包装技术,但绝大多数还无法实现封闭式全自动无菌包装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和货架寿命。从2000年2月22日起美国食品安全检查署就已经规定所有冷藏肉、冷冻肉、经加工的肉和含有肉类的食品都必须用致电离辐射进行消毒处理,规定消毒禽肉的辐射量最高不超过3千戈瑞。
第三,运输在途时间长,物流效率低。对于鲜肉制品来说,物流速度至关重要,而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也成为影响我国禽肉加工制品出口美国的重要障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