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物流行指委主任 任豪祥
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1.中央明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绘就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李克强总理也对今年5月举办的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做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进一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重要部署,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2.物流业发展提质增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需求、新机遇
物流业作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今年是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第一年,政府狠抓已出台规划政策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物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1%,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在当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家制定了“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物流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领域细分、跨界和整合将加速进行,也为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3.目前物流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规模和层次结构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在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物流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开办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954所,中职学校900多所,高职在校生约24万人,中职在校生约9万人,中高职去年物流专业毕业生总数约12万人。但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数超过2890万,初步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物流从业人员约130万人,其中80%为一线技能岗位,物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一年来行业推动物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面对以上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务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物流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围绕现代物流职教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创新模式,不断推进现代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我将一年来中物联和物流行指委(以下简称行指委)在物流职业教育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1.完成物流行指委换届调整工作
上届行指委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育部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任务。五年来,在教育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广大职业院校、企业的积极参与下,物流行指委在配合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经验材料起草及会议精神的宣贯、落实方面,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调整方案制定、物流行业人才标准体系建设、物流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方案设置和论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双证书”促就业建设、教研教改课题立项评审、教学成果奖组织评审、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及经验交流、现代学徒制的推动实施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创新性、赋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在此,我代表中物联和行指委向几年来致力于行指委工作的各位委员及来自院校和企业的专家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此次行指委换届工作于今年6月正式完成,本着优化结构、充实力量的原则,我们在上届原有力量的基础上对委员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调整工作还充分考虑了不同领域人员、学校层次和地域的构成比例,特别吸收了更多行业知名国企专家的加入,为下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奠定了基础。未来新一届物流行指委要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物流产业需要,积极推动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希望各院校、企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行指委的各项工作,齐心协力把行指委各项职能和任务落到实处。
2.物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现代学徒制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模式。物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于2012年开始筹备,中物联和物流行指委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试点各项工作的开展。2014年10月27日,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官员考察试点项目后,评价为英国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迄今“最成功的一次”。2014年12月12日,教育部在唐山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推进大会,中物联作为唯一一家行业代表发言介绍了开展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2015年8月中物联被正式列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
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育部的指导和英国文化协会、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及顶通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目前试点项目第一批学徒已正式毕业,并作为种子员工受聘到企业一线管理岗位,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在此项目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学徒制体系框架,不断扩大推进试点工作, 促进校企双主体育人。
3.物流行业职业标准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是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物流行业职业标准,编写工作历时两年现已全部完成,此标准包括仓储与配送、运输与运输代理、综合管理、物流管理和物流战略与规划等5个部分,涵盖15个职业岗位群功能,55个基本工作内容,并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重要能力要求纳入编写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快国内和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物流作为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各类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前提保障,其中物流职业标准的互认对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标准编写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表中国参加了APEC运输与物流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项目组就标准的内容与APEC运输与物流职业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比对,并根据需要做了相关调整,为将来此标准在APEC成员内互认、证书互换和课程衔接打下基础。
4.完成高职目录修订工作
高职目录经过两年的修订,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行指委以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为宗旨,充分反映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本次修订物流类专业目录共设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中物联和相关院校的努力和争取,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已经被列入新版的专业目录中。目前物流行指委已经提交了相关专业的简介,后续将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启动专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5.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继续与各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中澳两国在物流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长足的发展。2015年6月,中澳两国政府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7月,中澳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签署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政策对话联合声明》。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和我分别率团访问澳大利亚,就两国物流行业和物流教育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此次澳大利亚运输与物流行业技能委员会CEO罗伯特先生到访中国,并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签署了《中澳物流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
此外中英、中德物流职教合作项目又取得了新进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物流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今年已经招生了第一批学生,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的师资培训项目也已经启动。
6.推动物流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2011年开始,行指委每年组织2~3次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国内外培训,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培训的同时积极邀请企业专家走进学校走上课堂,积极创新教师培养的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1月和5月分别在东莞、台湾地区组织了3次师资培训。截至目前共有6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教师参与培训。
7.启动对藏区对口支援工作
为贯彻党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支持藏区经济发展,2015年4月行指委组织部分物流职业院校长和企业领导赴西藏,对西藏地区物流职业教育开展考察调研,重点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代表进行深入研讨和全面对接,并向学院提供了物流职教对口支援方案,目前相关援助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次会议我们也特别荣幸的邀请了西藏职院的葛院长出席,并由他代表学院在大会期间与各支援单位签订正式的援助协议。援助项目旨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提升西藏职院物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和企业关心和支持西藏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
8.物流职业教育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肯定
近年来,中物联和物流行指委在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尤其在推动物流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我作为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报经验交流材料。2015年3月初,为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总结《教育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教育部组织十个调查组,由相关领导带队赴全国各地开展职业教育专项调研活动。中物联作为唯一一家受邀行业协会代表参与了本次调研活动,由我带队赴东北三省开展调研。根据调研情况,调研组整理形成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职业教育专项调研报告》,3月底我代表调研组向全国人大详细汇报了东三省职业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今年4月,教育部承担了中组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研究课题——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体系”,项目由鲁昕副部长牵头,物流行指委积极参与了课题的相关工作。6月1日,国务院召开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作为行业代表受邀参加会议并做交流发言。
9.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研究不断深入
学分银行体系建设是实现教育衔接和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2013年起,中物联和物流行指委与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合作共同承担物流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目前,学分认证单元方案已经开发完成,中物联已经向教育部申请进行物流学分银行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围绕中高职本科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转换等方面开展。
2015年,中物联还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探索行业与院校联合培养基于网络教学的物流专业硕士项目,通过学分银行打通中、高职和本硕衔接的人才培养通道,目前相关方案已经上报教育部。
10.完成了行指委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项目
2014年教育部行指委办公室批准了物流行指委申报的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研究、物流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抽查、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三个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已完成,现正配合行指委办公室要求进行结题准备工作。
新时期工作展望
新时期,物流行指委要围绕现代物流职教体系建设,在做好之前延续性和日常性工作的基础上,在人才标准建设、产教融合、师资培养、信息化建设、专业评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做好高职专业标准编制、技能大赛筹备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要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管理,尽快完成新一届行指委下设专委会的重组工作,吸收更多从事物流专业建设的专家进入到各专委会,依托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此项工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和创新的重视。当前,我国物流业正是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转向中高端,必须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生态。物流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物流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重任,今后院校要更加注重对物流技术技能人才在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人才职业成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在新一届行指委的指导带动下,通过全体物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物流职业教育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
(本文是作者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本文同期刊载于11月10日《现代物流报》第T1-T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