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正在撕裂欧亚经贸合作和交通物流,2023年全球供应链还将在战火中震荡多久?
据法新社10月29日报道,加沙地区卫生部门表示,自10月7日巴以冲突以来,巴勒斯坦领土已有8000多人丧生,其中4000多人为儿童。死亡还在继续。
(美国支持以色列 来源:AI Jazzera)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向国会申请迄今为止对乌克兰援助的最大金额——1000亿美元。这项拨款方案包括向以色列、乌克兰和台湾地区提供资金。
614亿美元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安全和经济援助,143亿美元将用于军事援助以色列,部分援助台湾地区。
而与之呼应的是:10月12日,美国国会任命的跨党派“战略态势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呼吁美国必须扩大军力,为可能与俄罗斯和中国同时发生的战争做好准备。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政治是经济的延续。”作为两场战争背后最大操盘手的美国,打的什么经济算盘?对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与共建“人类幸运共同体”的中国有哪些影响?
在和平崛起的中国长期以来倡导和平共处,寻求合同中发展全球供应链体系;不过,这世界还有一种逻辑,战争也可以创造经济,战争能带来另外一种供应链。
(1)俄乌冲突与输欧军工供应链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之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大约775亿美元军事援助。美国政府为此损失巨大?
其实不然,2023年初,美国国务院1月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对外军售2056亿美元(约合15045亿元)。
其中,包括美国政府间对外军售额超过519亿美元(约合3521亿元),与2021年相比增幅高达49%;2022年美国国防承包商直接向外国政府出售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达1537亿美元(约合10428亿元),较2021年涨幅超过48%。
(美乌会晤 来源:Reuters)
谁是美国军火采购大户?根据德国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发布数据,乌克兰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从其他国家采购武器。到了2022年,乌克兰突然成为全球第三大武器进口国,并在美国主要武器出口国家中排名第五。
基本判断,美国775亿美元援助,最终以军火采购回流美国,回流到美国通用动力、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等军工复合体。
截止2023年8月,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超过430亿美元的45次军事援助。
美国国务院已批准1.4万多家美国国内实体向乌克兰和其他外国政府提供军用级武器和装备。
俄乌冲突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担忧,一些国家加大从美国采购更多的军备。德国购买美国的F-35战机,东欧国家在将苏式装备提供给乌克兰后,导致库存减少需要进一步补充。因此,美国的军备仍然是首选之一。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2年底发布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SIPRI全球军工百强榜的前五名都位于美国。北美(即加拿大和美国)是军工百强企业规模最大的地区,2021的武器销售额达到3000亿美元(约合2.2万亿元)。
虽然2020-2021年美国继续占据排行榜的主导地位,但2021军工百强里面的美国企业其军工销售额下降了0.9%。而同样下降的还有英国,下降2.7%。泛欧地区则下降更大,下降了4.9%,日本也下降了1.4%。
2020-2021年SIPRI全球军火销售变化
(图源:SIPRI)
但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军火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美国国防公司外销153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约48%。美国对外武器销售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不断向乌克兰出口武器。
据美国媒体报道,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五大军工巨头波音公司、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和雷神,从五角大楼获得合同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占五角大楼总预算近20%。俄乌冲突为五大公司带来了大量合同。
在202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为8580亿美元(约合6.3万亿元),其中五大巨头获得了4000亿美元(约合2.9万亿元)。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规定国防预算为8860亿美元(约合6.5万亿元)。
一些媒体预测,将近一半的国防预算仍将流向美国武器制造商,使美国能够在继续关注俄乌冲突的同时保持对中国的军事优势。
受益俄乌冲突,除波音公司因所谓“供应链问题”市值下降外,其他四家美国国防公司的股价和市值都大幅上涨。
2022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技术公司的股价分别增长了37%、26%、24%和17%,市值分别增加了164亿美元、108亿美元、160亿美元和148亿美元。
除乌克兰,美国国防公司还受益于欧洲国家。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许多欧洲国家购买由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标枪”反坦克导弹。
2022年,中欧和西欧国家的国防支出增长了13%,达到3450亿美元,创下冷战结束后的最高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美国的装备。
(2)巴以冲突与美输亚军火供应链
截止10月28日,巴以冲突已经造成8000多巴勒斯坦人去世,加沙地带的战火引起全球关注,平民被射杀。
面对战火,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俄罗斯提出的关于巴以问题的人道主义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美、英、日等国反对,该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随后,联合国再次协商,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二次就巴以问题决议草案投票。中国等12国投票赞成,但因1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该决议未能通过,唯一反对者就是美国。
(10月27日联大紧急特别会议,联合国图 埃万·施奈德摄)
面对激增的死亡人数和加沙地区人道灾难。10月27日,第十届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就巴以相关决议草案投票,最终草案以120票赞成、14票反对、45票弃权,同意票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票获得通过,这一次美国、以色列等投票反对,也是第三次投反对票。
这次由约旦、中国等超过48国共提,草案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立即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平民提供基本物资和服务,保护平民及国际机构,呼吁撤销以色列关于撤离北加沙的命令,谴责所有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为。
但对这份兼顾巴以双方利益的决议,27晚,以色列竟愤怒驳斥联大决议,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愤怒宣称,“今天将作为耻辱被载入史册。联合国不再具有哪怕一盎司的合法性或相关性。”
在巴以冲突发生之初,美国就迅速介入,承诺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援。美国首批武器和弹药已经运送到以色列南部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随后,“福特”号和“艾森豪威尔”两个航空母舰打击群也抵近以色列。
(美国援乌克兰武器 来源:Reuters)
美国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强大的最大后台。据美国国会智库《国会研究服务》报告显示,从二战结束之后到2023年的3月1号,美国累计向以色列提供了1580亿美元(约合11561亿元人民币)的援助。
2016年,美国政府还和以色列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军事援助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中清楚地写明美国承诺在2019到2028财年间,通过国会拨款要向以色列提供总价值38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在2023财年当中,美国还会额外向以色列拨款38亿美元用于军事。
10月17日,据报道,以色列请求美方100亿美元紧急军事援助。美称援助不附带条件,美国国会目前正在与白宫协调制定援助计划。该消息最早出现在《纽约时报》一篇题为中东战争加剧国际军售激增的文章中。
谁不希望停掉战争?美国军工复合体最不希望。美国“公开的秘密”网站揭露,过去20年,美国军工企业为影响国防政策以使自己制造的军火有“用武之地”,仅游说费用就高达25亿美元。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亚大陆物流面临了严重扰乱的威胁。乌克兰位于欧洲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物流中转国,中断其交通枢纽和港口冲击了全球粮食、能源物流与供应链。
(1)受到冲击的中欧班列
俄乌冲突,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遭冲击。从2013年-2023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但俄乌冲突爆发后,原计划通过铁路线运输超过100万个货柜,连接俄罗斯、中国东部和欧洲各地的货物,现在不得不寻找海上运输路线,这将导致成本上升并加剧全球供应链混乱。
随着乌克兰战事升级,出口商和物流公司不得不寻找新运输路线,以避免陆路穿越俄罗斯或冲突区域。制裁引发的安全风险和支付问题也在不断增加,欧洲客户对使用经俄罗斯铁路运来的产品表示担忧,可能会抵制。
据中国《证券时报》报道,自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大连港中欧班列的出口货物量大幅减少。冲突之前年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火车共运送了约146万个货柜,货物价值约750亿美元,占双方贸易总额的4%左右。
中欧班列连接了中国的浙江义乌、陕西西安、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和湖北武汉等城市,与欧洲城市如莫斯科、明斯克、汉堡、米兰、华沙、慕尼黑和马德里等相连。除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汽车外,木制品和石化产品也是常运输的货物。
据物流公司称,通过铁路将亚洲货物运到欧洲大约需要两周时间,而海路则需要一个月。尽管成本上升,但铁路货柜运输成本约为海运成本的两倍,是空运货物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
(俄乌冲突对物流带来冲击 来源:Epthinktank)
俄乌冲突对全球物流、生产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首先,航空货运受到了重大冲击,特别是对高附加值科技产品和跨境电商。
由于俄欧之间的航空通道中断,导致航空运输的停滞和成本上升。海运也受到严重影响,黑海通道中断导致海运费用上升。虽然乌克兰并非铁路物流的主要通道,但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不稳定仍然对陆运物流产生了不确定性。
(2)蒙上阴影的印欧走廊
今年9月10日在印度落幕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新德里峰会上,美国、印度、沙特、阿联酋、和欧洲多国领导人在峰会期间的一场边会上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将共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简称“印欧经济走廊”,英文缩写IMEC),未来将联通以色列。
这项拟议将通过铁路与海运网络,连接南亚与海湾地区的东部走廊、中东与欧洲的北部走廊。
对美国来说,希望借助印度对抗中国是明显的战略意图。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宣布启动一项新的亚太经济伙伴关系,首批13个参与方包括美国和日本、印度,但不包括中国。
(巴以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 来源:supplychain brain)
国际舆论关注美印欧试图打造一条“现代香料之路”、以此挤压或替代中国“一带一路”。不过,在印欧走廊建设上,据印度媒体报道,美国迄今尚未承诺为该项目提供任何资金。如今,中东战火一起,印欧走廊随之充满变局。
10月11日,印度《德干先驱报》发表题为《以色列-哈马斯战争——对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有何影响?》的文章分析, 哈马斯与以色列的战争以及西亚地缘政治态势的变化,可能会给备受关注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印欧经济走廊)蒙上一层阴影。
如今,新一轮的巴以冲突对全球航运市场带来多重影响。首先,关键航运通道如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受到威胁,如果冲突扩大,这些通道的关闭将导致航线延长,增加运输成本。然而,巴以地区本身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受影响有限。散装货运市场可能会受到燃油成本波动的影响。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本周发布的题为“港口、电子和医疗保健:以色列冲突对供应链的影响”的研究,如果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升级,以色列的电子、国防和医疗保健供应链可能会面临中断。
据悉,价值超过 20 亿美元的以色列药品供应链特别容易受到物流网络中断的影响。以色列占美国药品进口量的1.1%,占欧盟药品进口量的0.8%。
以色列昨日的复国离不开欧美;今日能横行中东也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在欧亚大陆构筑一个永久的军事与经济战略枢纽,这似乎更符合美国利益。
1986年,时任美国会议院议员的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演讲中表示,“这是我们所做的最好的30亿美元投资,如果没有以色列,美国将不得不创造一个以色列,来保护利益。”
(中美欧竞争还是合作?来源:EU central)
美国已经掌握了“战争经济学”的艺术,精心设计了一个计算系统,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能带来切实的好处。一旦获胜,美国将扩大其国际影响力,鼓励其战略议程,并增加其全球话语权。
另一方面,即使战场上损失惨重,美制武器的出色表现仍能吸引国际市场的关注,为美国从迅速增长的军售中获利提供了新的途径。这就是美国军事实力的强大之处,尽管战术失误如此之多,它仍能带来可观的回报,确保成功之路是用鲜血和黄金铺就的。
美国近年来逐渐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包括推动“去中国化”和“脱钩”,特别是在科技领域。
美国与盟友合作,构建“盟友+规则”体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包括调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重心从中国转向美国,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计划中。
美国对中国脱钩和本国产业振兴的战略方向逐渐明确。一方面,美国继续强化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特别是科技领域的打击,将科技战列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拜登政府采取法律手段,如《基础设施投资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促使产业回流。
另一方面,美国试图缓解与盟友和伙伴国家的紧张关系,建立新的政策协调机制,并在欧洲、亚洲和美洲推动供应链联盟,加强出口管制合作,旨在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与中国建立“隔离墙”。
编辑:张杰 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