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席供应链官 >
德国朔尔茨:半推半就的对华脱钩
   作者: 李煜 老八 阅读:3781 日期:2024-01-06

1月4日,德新社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民调显示,其成为德国27年来的施政满意度“最差”的总理,只有19%的受访者对其施政满意,这是自1997年27年来德国总理最差的得分。

对中国来说,2023年或是中德贸易及工业供应链合作或许是较差的一年。

image.png

(朔尔茨与默克尔 图源:24hamburg)


2023年1月1日,欧盟国家中首个供应链法规——德国《供应链企业尽职调查法案》(以下简称《供应链法》)正式生效实施。该法案包括《防止供应链中侵犯人权的企业尽责义务法》以保护人权等为名,在构建德国供应链道德高地的同时,挟裹着政治意图。


仔细阅读部分条款,可看到美国商务部2021年给西方世界喂食的抹黑中国新疆材料《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的影子,可以看到美国2021年以打击新疆供应链为目的的《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影子,穷疆乱疆遏华的政治意图隐匿其中。

2023年7月13日,德国政府发布首个《中国战略》,这是德国历史上首次发布《中国战略》,德国《明镜》周刊直指,该战略的核心概念是“去风险”和“减少依赖”。而此前2023年4月,德国联合执政党社会民主党的93名保守派议员发表声明,批评外长贝尔伯克、经济部长哈贝克等人将“对华战略”变成“反华战略”。

对华推所谓“去风险”,及抹黑新疆供应链下,2023年或也将成为中德供应链合作的一个分水岭。自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成为中国在欧盟最大投资国和技术引进国。

彼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创了中德贸易黄金时代,直到2021年10月卸任,到2022年中国连续7年位居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这个黄金时代还能继续多久?掌链《全球政要抓供应链》第2期,德国总理朔尔茨及德国政府的对华供应链策略。


一、被政治“投毒”的汽车供应链


成为27年德国最差总理,朔尔茨也许有苦说不出!

自2021年上台以来,朔尔茨政府被联合执政并对华脱钩的德国绿党左右,绿党联席主席贝尔伯克担任外交部长,掌控对华外交政策,绿党联席主席哈贝壳担任德国经济部长,而这两者决定德国国际经贸和国际供应链合作政策。

(1)德国《供应链法》背后

在绿党操纵的德国经济政策下,2021年德国政府通过《供应链企业尽职调查法案》,包括《防止供应链中侵犯人权的企业尽责义务法》,2023年1月1日该法案正式实施。

该法案带着2021年美国推出的打击新疆供应链的《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的影子,带着从供应链上穷疆乱疆遏华的目的。

image.png

(德国总理朔尔茨图源:外媒)


在德国所谓《供应链法》指导下,2023年6月21日,德国最大汽车企业大众集团受到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人权组织“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ECCHR)举报。该中心向德国出口管制办公室发出举报信,声称大众、宝马、奔驰三家汽车制造商没有做好涉疆尽职调查,可能违反德国供应链相关法律。

其实违反的就是德国《供应链法》。子弹准备好了,就是要有枪打出。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打出的这一枪对准了在中国新疆设厂的德国大众。

大众汽车随后表示,对这些指控感到惊讶。奔驰公司表示,他们在中国新疆没有业务。

在德国经济已经因俄乌冲突重创时,还企图跟中国进行供应链脱钩,德国绿党的供应链外交政策,背离德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也遭到大众集团等反对。但大众还是不得不为此自证清白。

大众汽车聘请德国人权事务咨询公司洛宁(Loening)和两名中国律师参与调查,调查团队是按照SA8000标准,这一标准是基于国际人权原则的管理体系标准,评估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安全等8个领域。

2023年12月6日,大众汽车基于第三方调查宣布,大众新疆工厂不存在对少数民族的“强迫劳动”,不存在所谓西方人权组织指责的供应链奴役。根据德国洛宁公司的报告,审计团队被允许自由检查在新疆的德国工厂,并对该工厂进行了多达40次的采访调查,最后不得不承认,“找不到任何‘强迫劳动’的迹象或证据”。

此事不了了之,但这种涉疆供应链污蔑没有被中国进一步关注:谁在给中国新疆供应链投毒抹黑?谁给“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在提供虚假歪曲的供应链假证据,谁在怂恿推进打击中国新疆供应链。

在2021年美国政府先后推出《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的时候,也是这家“欧洲宪法和人权中心”把德国的最大两家连锁超市Aldi和Lidl及德国最著名高档服装品牌Hugo Boss告上法庭,理由涉及新疆供应链。

可以看出这个机构与美国政府遥相呼应,不过是被买办的美国利益代言NGO。该NGO所谓总干事和共同创始人是柏林律师Wolfgang Kaleck(沃尔夫冈•卡莱克),在2007年受美国NGO组织启发创立该组织,并接受美方资助。

一起斗争最终目标是利益,谁是受益者谁就是这一桩桩闹剧的策动者。有预测称,2023年美国或取代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2023 年第三季度,中德贸易额仅比德美贸易多 8 亿欧元,德国从美国进口再多一点,德美贸易额就会超过德中贸易,美国将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对华敌意的供应链外交

回顾2023年,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对华越加充满敌意的德国对华外交,以及供应链外交。2023年10月,主张对华脱钩断链的德国外长贝尔伯格公开宣称,“不敢想象跟中国在一个星球上”。

这种出自一个大国外交官的言辞,令人瞠目结舌的观点,也不止一次震惊德国了。

2023年4月26日,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德国著名主持人普雷希特在点评德国外长,德国绿党主席贝尔伯克访华时对中国傲慢批评时,贝尔伯克的上台简直是德国外交界的一场意外事故,按照她的能力、资历及行为举止,想进入外交部做实习生都不配。

而德国联邦议院选择党议员马库斯的批评更为直接,“你有许多的‘至理名言,醒世操作’。比如“10万公里外的国家”,“一年有560天”。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你要求普京做出360度转变。

你甚至无意间向俄罗斯宣战。这一切看上去非常好笑,这一切看上去就像电视娱乐节目。前提是如果您仅仅是一位普通的绿党政治家,但是你并不是。你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强国的外交部长,我必须告诉您,您真的配不上德国。”

image.png

(左1为德国议员马库斯 图源:外媒)


就是这样个“德国外交界意外事故”般的外长,左右着德国对华供应链关系。

在绿党操纵下,2023年6月,德国政府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这也是德国二战以来首份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首次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

随后7月13日,德国政府发布历史上的首份《中国战略》,呼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该《中国战略》草案,其实早在2022年11月曝光,主要是绿党操纵的德国外交部主导,对华的敌意显而易见。

《中国战略》称,为了避免因出口关键新技术,对德国、欧盟及其盟国造成长期安全风险,德国政府将对出口控制清单作出调整。

但对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随即发表批判声明。该联合会主席霍伊斯根批评德国政府在对华贸易中设置障碍,表示“联邦政府不得干预(德企对华)出口业务或孤立中国”。

在绿党左右外交和政治政策下的“坡脚鸭”总理朔尔茨,虽然不太完全支持脱钩,但考虑绿党主张,因此在Twitter(已改名为X)上半推半就谈对华脱钩:“我们的目标不是(同中国)‘脱钩’。但我们希望在未来减少在关键领域的依赖。”

所谓减少依赖不过是遮遮掩掩的脱钩,这也真难为了一个失去外交和经济决策主导权的朔尔茨。但朔尔茨还是想表现很强大的一面,12月14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在2024年预算案中,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款将翻倍,达到80亿欧元。

此言一出,引发舆论嘲讽,因为德国经济本已“不堪重负”。


二、对华“合作”还是“脱钩”


2022年8月份,在美国力倡“对华脱钩”的背景下,朔尔茨对媒体指出,德国不能过于依赖中国供应链,要发展多元化的供应链结构。

但俄乌冲突下,糟糕的德国出口现状让朔尔茨有意保持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的供应链关系,即德国对中国保持“脱而不断”的供应链关系。

在2022年11月访华前期,朔尔茨向中国释放一份合作善意:在美国的反对声中,放行了中远海运投资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并在11月4日正式访问中国,成为新冠疫情近三年以来第一个访华的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

出访临行前,朔尔茨对媒体放话:"(对华供应链)‘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

2023年5月21日,朔尔茨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结束后表示,七国集团将继续在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他们不会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朔尔茨在峰会间隙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也表示,供应链和对中国的出口将继续。

但同在5月21日,朔尔茨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称为了降低对华依赖度,德国与韩、日两国根据明确的计划开展合作非常重要。

image.png

朔尔茨和中国总理李强(图源:环球时报)


一个月后,2023年6月,朔尔茨和中国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理府举行中德经济磋商,再次展示出对华“合作”的积极姿态。中德一致认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符合两国利益,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

德国在对华“脱钩”还是“合作”的问题上“反复变脸”,反映出的深层问题是德国缺乏供应链自主,在各种力量的影响和博弈下,始终把握不住自己的“主心骨”。

德国的供应链“不自主”,并不是因为朔尔茨不知道供应链应该自主,正相反,他经常强调供应链自主的重要性。

对德国,推动自主供应链的建设可以降低对关键物资和技术的依赖,保护德国企业免受外部风险的冲击,保护自身供应链安全,还能提升德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欧洲来说,德国供应链自主有助于欧洲国家共同应对供应链挑战,提高德国和整个欧洲的经济独立性和稳定性。

那么,为什么德国供应链一直“自主”不了呢?其实,并不是“过度依赖中国”令德国供应链“不自主”,所谓“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从本国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合作对象和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从未有过向德国施压的行为和企图,从来不干涉德国的“自主”。但在金融话语权、军事话语权、舆论话语权被美国深度操控的德国,自主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


三、内部矛盾重重:绿党纠缠,经济下行


对于对华态度,被绿党影响的德国政界与主张对华合作的德国商界态度分化十分严重。

绿党联席主席哈贝壳掌权的德国经济部,主张跟随美国,对华采取强硬方针。哈贝克对于依赖中国提出特别警告,还推出了一系列行动,将强硬路线转化为政策措施。

2021年6月,德国议院就通过了《供应链法》,要求德国企业“对本企业或供应商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环境、侵害人权的行为进行自我排查检测”,与美国压制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遥相呼应。

image.png

德国绿党经济部长哈贝克


在2022年的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事件中,哈贝克希望完全禁止中方的收购,就授意德国经济部一直审查汉堡港口与中远集团在2021年9月达成的协议。

原本中远集团和汉堡港签署的投资协议是由中远集团出资6500万欧元,购入汉堡港35%的股权。而今朔尔茨只能批准中远集团收购24.9%的股权,剩余10.1%的股权将被冻结10年。

2023年5月,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再次警告不要在经济关键领域过度依赖中国,并重新评估德国与中国合作的“机遇和风险”。

2023年6月,在中德磋商前一周,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介绍德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时,就中国问题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例如能源供应)可能会成为安全问题,“可能有必要在欧洲层面对抗中国的胁迫。”

2023年7月,贝尔伯克在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说,“特别依赖中国市场的公司将越来越多地承担这种风险的财务负担经济安全的一部分是公司需要确保在其供应链中人权没有受到侵犯。这不仅是为了人权,也是为了保护德国自身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

面对德国政界“对华脱钩”的言论和措施,德国部分商界领袖发出警告,还有不少德国企业界领袖对经济部长哈贝克没有充分咨询他们的意见,就仓促提出对中国业务的不利方案感到恼火。

“如果我们停止与中国的贸易,我们就会遇到麻烦”大众汽车总裁道。作为最早(1978年)在中国建立制造工厂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大众已经把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市场。

2021 年中国销量占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 50%;2022年,大众汽车的全球销量为830万辆,中国市场占38%;2023年1-9月,大众集团全球累计交付671.58万辆,其中,中国市场交付228.91万辆,仍占34%。中国也是梅赛德斯等其他汽车制造商的最大市场。


2023年7月份,《纽约时报》报道,巴斯夫和大众等领先的工业企业已加倍在中国的投资。“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大众汽车中国区总裁、董事会成员拉尔夫·布兰德斯塔特表示。

image.png

CnEVPost


对德国经济来说,中国确实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截至2022年,中国连续七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达到2989亿欧元(约2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尽管德国和欧盟试图转向“去风险化”,但 2023 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 (FDI) 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 (IW) 与路透社独家分享研究发现,2023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达到103.1亿欧元,略低于2022年上半年创纪录的120亿欧元。但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比从2022年的11.6%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16.4%。

如今德国面临着极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23年,德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Q3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前三个月下降0.1%,2023年第四季度,德国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的财报,是欧盟唯一一个下滑如此之大的国家。

2023年12月13日,德国经济研究所(IW)发布报告,预测2024年德国GDP可能还会下降0.5%。由于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并在中国实现了强劲增长,中德互利共赢多年,供应链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脱钩”,德国经济怕是真的顶不住。


四、夹缝中的德国供应链何去何从


除了来自德国内部的压力令朔尔茨难以领导德国供应链自主,来自其外部“盟友”的压力,也令德国陷入“夹缝”。

(1)美国“对华脱钩”压力:德国怎么选?

对于2022年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事件,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明确表示,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干预了此事,表达了美国认为德国政府不应该汉堡港的控股权出售给中国国营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使得朔尔茨走钢丝。”

2024年,如果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预计美国对华极限施压和供应链脱钩也将影响德国供应链对华关系。

(2)欧洲内部分化:德国是站在哪一边?

来自德国的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2022年3月底首次提出所谓的经济去风险化战略,认为如果欧盟想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就必须在一些重要而敏感的领域,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削弱与中国的产业联系,包括减弱与中国相关的原材料供应链。

冯德莱恩强调,欧洲必须制定一个连贯而独特的对华战略,核心是经济去风险化。

2022年4月,冯德莱恩结束了对华访问,她一方面称欧盟和中国关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又表示欧盟需要一致的对华战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image.png

德国经济下行(图源:Bloomberg)


(3)俄乌冲突对德国供应链影响

--交通不便,造成货运物流动荡和中断:空运、航运、铁路和公路都被俄乌战争导致的航线调整和跨境运输禁令影响,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北极航线尤甚,因为俄罗斯领空是最有效的导航飞行通道之一。与此同时,乌克兰最大的港口被迫关闭。

--能源成本上升,削弱供应链利润空间:由于从俄罗斯到欧盟的能源进口占了惊人的比例——高达德国天然气进口的55%,煤炭进口的50%和石油进口的35%,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燃料价格飙升,此外,德国的卡车短缺也十分严重,货运价格很可能会继续急剧攀升。

--原材料供应问题,冲击德国制造业:乌克兰是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氖气、氪气和氙气的主要来源,而俄罗斯控制着全球近40%的钯金供应。镍、铝、铂、钢和铜的冶金出口都受到影响,导致生产中的商品减少,价格上涨。因此,仅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产量2023年就减少了70,300辆。

内忧外患之下,德国供应链该向何处去,朔尔茨会作何选择?


参考资料:

掌链:《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华,打破美国牵头的G7对华供应链脱钩战线?》

《俄乌冲突撕裂欧洲供应链:普京梦碎欧亚一体物流,马克龙朔尔茨无奈》

China Briefing: Germany’s H1 2023 FDI in China Remains Strong Despite “De-Risking” Strategy

Clean Energy Wire: German minister opposes economic decoupling from China, but warns against over-reliance

DW: China policy: Germany outlines new 'not naive' approach

The New York Times: Germany Says China Trade Could Create Perilous Dependence

Reuters: 'De-risking' from China would shrink German economy by 0.5% - study


编辑:李煜 老八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