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时间上升1个小时、基地车辆数量下降了10%、货车进出量下降了15%。
4月27日,在园区通产品发布会上,传化物流集团园区通项目总经理吉军说了三个耐人寻味的物流业数据。并且是微观数据。“第一个数据,2014年,在成都公路港调研时,经统计,成都公路港内货车平均停车时间上升了1个小时,让人产生疑问——公路港内货运车辆配货难度是不是又增加了?第二个数据,在同一公路港内,2014年第三季度货车停车数量同比下降了10%,成都的公路货运量是不是下降了?第三个数据,在据该公路港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经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进出高速公路的货车数量同比下降了15%。”“每天从成都发出去多少货?每天有多少货物进入成都?从公路货运量上,可以看出一个城市基本的经济运行情况。”吉军谈道。
经济增速放缓对物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根据今年新出炉的第一季度数据来看,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公路货运量增速也有所放缓。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对物流园区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停靠在物流园区的货运车辆数量的减少,以及物流园区内货运车辆配货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对于公路港这类形态的物流园区影响尤为明显。这从上述数据便可见一斑。如何解决?
集约化要求园区互联互通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物流园区
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集约化的运营方式成了公路货运行业和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方的共识。传统的粗放型的园区运营方式亟待改造升级。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物流园区运行不畅,仓库造得越多,相当于“高血脂病人血管壁上面的垃圾就多,流动越不顺畅,反而腐蚀了肌体的健康。”
毫无疑问,集约化的运营方式使物流园区运行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以往的物流园区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大多形成了信息孤岛局面,一方面,物流园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物流园区与外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这就导致车黄牛和货黄牛的产生,车源与货源信息无法有效匹配,大量的车辆和货物滞留在物流园区内,造成整个物流园区运行效率的低下。”徐冠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配货难等问题将会进一步加剧,物流园区传统经营方式无以为继。
徐冠巨认为,信息化是促使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送达目的地的最佳手段,只有园区与园区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才有可能建立起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