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
国家提出的 “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分别从大空间、中空间、小空间三个层面阐述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问题。三大战略与物流业关系密切,也为物流园区带来了新的机会。
三大战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三大脉络
三大战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三大脉络,“一带一路”战略重点解决中国和国际产业和经济的联系问题;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在于解决省与省之间经济和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从各地点状发展转变为通道式发展,从通道化的发展再转变到全国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长江经济带战略省与省之间的合作发展寻找到一种跨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合作的发展机制,以此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关系探索相应的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则重在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和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义在于解决大空间尺度、中空间尺度、小空间尺度范围内的经济和产业合作及协同发展问题。通过经济与产业的合作来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成为国家战略的明确指向。
三大战略解决跨行政区协调发展发展问题,使得经济末端地区(西部地区)在双向开放的过程中成为开放的前沿,从而统一国内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调结构、转方式到了关键时期,靠要素拉动很难产生正向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家发 改委做的投资工程包重点在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是直接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三大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产业走出去的需要,中国的产业和产品走出去重点在于以交通、信息的互联互通来提升产业合作国家的消费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大战略需要高效物流体系支撑
三大战略对物流提出的要求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推动国际国内、跨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物流业一体化发展,以支撑不同层面上的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的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构建并非遍地开花,而是沿着特定通道和枢纽来进行,物流必须适应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的发展需要,沿海向和陆向双向来建立跨区域的物流通道和关键的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通道+节点模式的物流建设与物流园区的网络化体系构建紧密联系,满足跨区域的、紧密的产业合作的供应链管理,物流体系建设就成为必然要提升的方向,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跨区域高水平经济合作的需要。
要从国际、国内和城市群三个层面进行物流通道的建设,适应三大战略的要求。城市群之间要逐步形成1~2小时交通圈,对城市架构产生深远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把商贸物流转移到天津和河北之后,北京的消费需求还在,需要建立周边地区物流设施布局和通道之间的配合;在国内层面,要建设沿长江物流通道和进出疆、进出藏通道,改变以沿海为导向的通道格局,把西部建成重要物流通道和枢纽点。在国际通道层面,完成一些列的通道建设,要考量中巴、中哈、中俄、中欧等国际物流通道是否符合他国产业布局的需求。
有了各种物流设施和通道之后,需要推进国际国内物流一体化建设。第一,需要推进多式联运和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的发展,在物流资源和物流供应链的串接上为经济发展创造相应条件;第二,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沿着产品和产业的痕迹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第三,传统的运输服务向创新物流服务发展,可以对服务进行全程跟踪,进行定制化的物流服务等。
物流园区建设如何契合三大战略
当前,物流园区发生很多变化,物流园区不再是仅仅作为聚集物流活动的承载体而出现,而是作为物流业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信息化的重要支撑点和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发生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模式的超前反映。在物流园区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通过金融、信息、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和串接,形成在特定区域和特定通道上的网络性,这是物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非常艰巨的任务。
国际及跨区域物流园区的发展解决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通道化的运输服务系统以及相关产业;第二,枢纽化运输服务所涉及的一些产业,包括大宗物资和原材料;第三,通道与枢纽相结合的运输与物流整合服务产业;第四,与物流服务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区、经开区和产业园区等。不能沿袭过去的老思路,先搞开发区,再搞物流,物流与特色产业之间要协调同步发展。
城市群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面临以下机遇:第一,核心城市物流产业转移与布局过程中,不同层级物流节点的衔接和配套问题;第二,城市物流产业整体运行政策的调整,跨区域网络园区系统怎么样在不同城市进行通畅的配送,在制度方面打破画地为牢的管理模式,打破部门界限,进行交叉管理,进行网络化园区建设和投资运营,在网络户园区系统上,打造商业元素,如此,就有可能打造出全新的物流产业生态,推动物流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15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的演讲整理成文。)
本文同期刊载于8月14日《现代物流报》第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