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还是那个刘强东,但京东不再是那个传统的京东。从电商供应链到工业供应链,京东正在悄然改变。
7月12日,京东工业——宣布通过独创的“墨卡托标准商品库”,率先实现统一工业供应链上“语言体系”,相比传统工业品电商,京东工业不仅服务采购等单点环节,还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和优化供应链各环节,实现商品、采购、履约、运营等全链路数字化服务。
京东工业紧锣密鼓的行军路上,更是资本的较量。今年3月23日,京东工业完成B系列优先股交易,募资3亿美元。
该融资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大型资管集团M&G、私募巨头EQT旗下亚洲平台BPEA EQT(原荷兰国际集团创立的霸菱亚洲投资)和老股东红杉中国跟投。
随后3月底,京东工业宣布申请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这是刘强东的一笔大买卖,不只要做好消费品电商服务老百姓,还做强工业品电商服务制造企业,而其背后的京东工业供应链如何变局?
好好的做一个消费电商京东商城,刘强东为什么要另立一个门户京东工业(制造业)?
(1)为什么是工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揭开了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这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推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也催化了“京东工业”从简单的工业电商板块到独立化公司发展。
(图片来源:京东工业)
2013年,京东成立企业业务,覆盖企业采购和企业供应链管理。
2016年,京东推出了工业品品类。
2017年,京东工业作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单位运营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
2018年,京东工业品成为JD.com的一级品类,获得JD.com的首页入口。
2023年,京东工业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3.2%;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其中,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数据来源:网络)
然而,尽管工业市场足够庞大,却潜藏着两个难以解决的行业低效痛点:①工业数字化程度低;②生产制造场景中的供应链条不够通畅。
在工业制造业领域,随便一家大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动辄就有数十万级SKU,需要对接的供应商多达几千家,而当时各种非标工业品参数、材质、规格、型号一片混乱,各种供应商利益纠缠不清。
(部分行业数字化程度变动趋势,图源:中国产业数字化程度的测算与分析[J])
(2)京东凭什么做?
京东工业介入工业供应链服务有什么优势?
也许不只是京东工业+ 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京东产发等协同的供应链服务集群,还有供需的精准链接能力及驾驭能力。
一方面,京东工业具有完善的供应链布局,与大量上游品牌商有着广泛的合作,能够更精准、全面地积累工业品的数据信息;
另一方面,京东工业在服务各行业企业的过程中,也对企业的需求和工业品的应用场景有着深刻理解,在推动工业品编码标准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京东工业将MRO产品作为切入口,并逐步为“工业供应链全链路”提供痛点解决方案。
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通常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
MRO产品范围广、供应链复杂、涉及的供应商数量较大,导致了产品寻找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及售后成本非常高,以及价格不透明、质量参差不齐等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MRO采购服务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074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041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9766亿元,与2022年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5.8%。
围绕工业供应链全链路,京东工业从“商品”、“采购”、“履约”、“运营”四大环节展开一系列布局,构成了立体的,可以一站式解决问题的工业数智化方案。
据招股文件,京东工业是唯一一家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中的综合模式提供商,不局限于销售产品,更专注于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其中,数字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商品数字化、采购数字化、履约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四大板块。
①商品数字化:京东工业致力于推动海量SKU参数的标准化及统一化,进而建立工业供应链上的统一“语言体系”,解决商品参数不统一、商品类别不全的问题。
②采购数字化:京东工业根据行业和客户的特性,提供专属且丰富的服务,并且具备强大的数字化链接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以标准化、自动化的形式下单,减少对于销售代表的依赖。
③履约数字化:京东工业利用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系统,根据成本、库存地点及供货量、配送时间、服务质量以及结算期等主要变量,制定最优的履约计划。
④运营数字化:京东工业不仅限于将客户核心采购流程数字化,而且提供全方位闭环数字化服务,囊括预算制定、采购计划、交易管理和售后服务全周期。
如此看出,“京东工业”,不止工业。它更像是一个关键纽带,将京东与制造业链接,将制造业与效能链接。
虽然京东工业将自身定义为“工业供应链和技术服务商”,但根据招股书,目前京东工业的主要业务来源还是商品销售与采购。
京东工业的业务分成商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两部分。2022年,两者收入占比分别为91.5%和8.5%,商品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品的自营,主要包括MRO产品及BOM产品。
此外,数据显示,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约为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市场参与者所占市场份额之和。
或许,我们可以将京东工业的主要业务理解为:经营工业商品的“京东商城”。
然而,与京东商城不同的是,京东工业选择了一条轻量化的路子。
京东工业主要整合平台上的采购需求,并与分销商、代理商的库存及制造商的产能进行数字化链接及匹配,以实现智能商品寻源,而非在自身运营的仓库内大量备货。
这使得京东工业绝大部分的订单可以由供应端直接发货给需求端来完成,工业品无需进入京东工业仓库。
“轻量化”模式下使得京东工业的扩展性更富韧性。截止2022年,京东工业已服务6,900个重点企业客户和超过260万个中小企业;同时与约3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达成合作,平台已提供48个产品类别和约4,250万个SKU。
招股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京东工业的总收入分别为68.0亿元、103.5亿元、14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2%。
2022年,其交易总额约人民币223亿元。
此外,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约为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市场参与者所占市场份额之和。
目前,消费者能够从京东商城的一级主菜单进入到京东工业品。
而与京东商城联动,也使得京东工业品逐渐成为工业供应链下新的消费引擎。
多年前,刘强东提出“十节甘蔗”理论,他将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以及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环节归品牌商,后5个环节归零售商。
如今,京东围绕交易效率的“后五节甘蔗”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而以供应链为主线,京东开始了向“前五节甘蔗”的探索和反哺。
2020年,京东集团将战略定位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
打造供应链基础设施,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京东走向了“供应链服务企业”。
站在全链条的角度来看,京东七子,无不在供应链节点处发力与深耕,并相互协作与成长。
细观京东工业,它与京东物流进行“供应链物流”的协同,与京东产发进行“供应链枢纽”的协同。
“轻资产”模式下的京东工业,减少了对物流仓储的投入,其绝大部分的物流及仓储服务由京东物流提供。
与京东工业同一天递交IPO的京东产发,作为京东集供应链生态系统的 “底盘”和“基石”,承担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工作。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局限于卖货满足消费需求,而是围绕“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构建出一整套供应链基础设施。曾经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负重前行”的京东,正凭借着“基于自建供应链物流体系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而曾经的“重”,也正在转变为一个个“引擎”,推动着京东吹响一个个胜利的号角。
图片:源京东工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景舟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