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启用
201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黄宁杰教授加入了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关键部件的研发,是三花控股集团 中央研究院的“顶梁柱”。2013年初,黄宁杰入选了第八批国家“千人计划”,他的入选实现了开发区自主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选零的新突破。
赢得人才,就是赢得未来。目前,开发区共有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521”计划等领军型海外人才23名。他们带着技术和梦想来到这里创业、生活、扎根,他们铸就了一个汇聚全球英才的“东部人才港”。
项目落地、以人聚人不拘一格“引”才
2010年,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6号大街21号路口“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一个简单的办公室内,刚从美国回国的盛晓霞博士开始了她的 创业之路。三年后,领业已成为了一个拥有近40个人的初创型企业。与国内15家单位达成合作项目30个,提交申请专利项目近10个……。“选择下沙开始创 业,是因为这里有创业所需的产业平台,可以让梦想变为现实。”2012年,盛晓霞入选了省“千人计划”。
在人才集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盛晓霞只是众多海外留创人才创业创新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开发区共拥有海外人才617名,其中博士287名, 硕士275名。是什么吸引着海内外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的纷至沓来,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产业平台建设是开发区人才引进的关键因素,“建设了一系列的产 业平台,只要你有项目,有想法,总有一个平台适合你。”
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人才开发中心、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自2008年以来,开发区通过建立各类平台 促进了高端项目、人才、政策、资本的集聚,同时,也为人才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仅2012年,开发区总共洽谈人才项目200余个,新引进海外高层 次人才40名,新增海外人才创办企业6家。
此外,开发区还通过举办生物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建立海外联络站等形式引才招智,“通过在美国硅谷、芝加哥、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建立联络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与当地的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以产业揽人才,以人才聚人才。作为东部人才港,开发区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汇聚一堂。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千方百计“留”才
井然有序的工业园区、配套齐备的高科技孵化器、风光旖旎的沿江景观大道……开发区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往往给远道而来的海外人才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杭州奥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家之主”,总经理沈群对此也深有感触:“开发区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舍不得离去。”
“住的下来,才能留的下去。作为人才港,它还必须是一个避风港,充满家庭的温暖。”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建设的人才住房也为许多创业人才解决后顾 之忧。开发区投资11.32亿元,建设大学城北和紫元人才专项住房2682套。同时,出台了企业人才安居政策,为企业人才购房提供支持。去年实施以来,已 兑现企业人才购房、员工租房扶持资金2800万元,保障了企业员工的安居乐业。今年,开发区还将建设一批人才房,完成高级人才的“拎包入住”。
在开发区的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显得格外醒目。据介绍,无论是投资项目审批、企业经贸审批、人事代理、劳动保险、房产登记、银 行业务,还是个人落户、医疗、保险、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个窗口都可以一次性搞定。“开发区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 创业中去。”
除了周到的服务外,开发区还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2012年,开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加快“东部人才港”建设的 意见》,更是将人才专项资金从每年3000万增至1亿元,最高可享受600万元的项目资助、三年1000平米办公用房租金补贴、两年500万元的贷款贴息 等创业资助。
企业与人才的桥梁搭建平台“用”才
进入下沙新城,就会发觉今日的学林街与星河北路交叉口早已发生了变化,全市首家融职业介绍、人才交流、猎头培训、公共服务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 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在眼前。通过这个平台,开发区希望能帮助人才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一个招聘平台,选择最适合的人才入职。
人力资源市场引进了省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广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34家人力资源公司。整合了原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网络市场的资源,使高层次人才、中坚人才、一线技工等各类人才服务一应俱全。
目前,开发区内共有14所高校共有将近20万在校师生、180余个硕博士学位授予点、5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 地。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开发区以校企合作办班、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为企业输送各类高技能人才。同时,组织企业34次赴外省或省内高校开展专 场招聘活动,引进优秀人才56名。
今年,开发区还将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组织百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百名留学生(大学生)企业家重点产业专题研修班,实施千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万名大创人才能力提升计划。
开发区正在用伯乐相马之眼捕捉人才的最佳起用时机,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岗的最佳配合,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专才专用。
以人才为动力杭州东部的经济正在起航
2013年,设立3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6亿元的科技创新资金,扶持人才创业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力争5年内引进和培育国千、省千、521人才等领军型人才100名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以平台支撑,深耕人才圆梦沃土;凭政策开路,优化人才创业环境,靠事业驱动,提升人才素质能级;不遗余力地营造尊重人才、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从“东部人才港”出发,这艘杭州东部最美的经济“游轮”,以人才为动力,搭载着每一个开发区人的中国梦,澎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