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位龙湾籍专家学者齐聚龙湾,参加为期三天的家乡行活动
科技城效果图
正如凤凰栖息需要梧桐树,人才落户也需要良好平台。如今,龙湾正推进温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空港新区建设,使当地提出的“打造成人才特区”目标,在这两大区域得到最集中展现。
借助这两大区域的产业传统和区位条件,龙湾在区内落实平台项目,谋划未来竞争优势,破解要素瓶颈,以此为科技人才创业和科技企业发展预留空间。
顺势而为,科技园助民企招募人才
高新区科技园现有2000多家企业,电工电气、装备制造、阀门不锈钢是这里的优势传统产业。以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和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前者引进海外专家后者任用全球五百强技术负责人。这表明区内企业在自发寻求转型升级道路上,已对科技人才表现出旺盛需求。
由此,龙湾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谋划转型升级,助推民企吸引科技人才落户高新区科技园。当地提出,重点发展激光与光电、先进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高新技术服务业两大辅助产业,同时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目标到2015年,高新区科技园生产总值超375亿元,年均增长10%;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数,占高新区企业总数比例超40%,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比重超50%。
依托于产业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龙湾区壮大人才的载体。当前,高新区科技园已建成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温州科技城核心区等平台,汇集中科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在此设立分支机构。单在高新区科技园已集聚了9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7个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
科技金融创新是高新区科技园化解要素瓶颈、吸引科技人才落户的最大亮点。如今,温州金融改革广场进驻高新区,入驻32家企业机构。广场引入专业投融资机构,整合产权、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文化产权等机构,设置拍卖与项目资金募集区,设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民间资本管理中心及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中心,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多元融资渠道。
面向未来,空港新区谋划天空产业
区位条件是空港新区最大优势——位于瓯江发展轴线和沿海发展轴线交汇点。立足空港发展航空物流业,聚焦未来竞争优势,为招才引智拓展空间,是空港新区当前的重点。
在产业布局上,临空产业区、专业市场群、对台商贸物流园,是支撑空港新区发展航空物流业的三支潜力股。临空产业区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东南方建设临空科技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激光与光电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利用第三跑道发展直升机制造、维修、飞机内装饰、教学训练、航空旅游、航空摄影、航空俱乐部等通用航空产业。专业市场群将加快机电市场、不锈钢市场、奥特莱斯名品直购中心等建设。机电市场一期已落地,将集市场交易、产品展示、仓储物流、办公商务和配套服务于一体。对台商贸物流园建设已和台商签订温州空港物流项目,建成集海陆空运输为一体的自由贸易物流园区枢纽及国际产品交易平台。
在项目落地上,空港新区借助北航(温州)研究院落户龙湾区,引进通用航空学院落户此地;和兰州理工大学达成初步意见,建设泵阀研究院;已和温州机电市场、京港物流两项目签约,总投资分别为10亿元和5400万美元;完成城市信息亭自助终端产品先进制造业基地等13宗工业项目430亩土地出让;和省邮政物流温州分公司签订浙南邮政递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合作意向书,预计投资1.5亿元;完成启德航空、吉祥航空等10多个意向项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