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何黎明:物流业进入“新常态”专业教育大有可为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582 日期:2014-08-15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亚太物流联盟年会
      
       在这彰显着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炎炎夏日里,在中国美丽的滨海之城天津,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高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物流专家欢聚一堂,围绕教育、校企合作及当今诸多物流热点问题探讨交流与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470多所本科院校和2000多所中、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到今年上半年,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培训认证的各类物流学员已达30万人。物流人才培养工作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5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全国高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9年来,物流教指委在黄有方等同志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物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物流学科内涵建设、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研教改、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均取得优异成绩,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在引领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中高端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院校的充分肯定。

  今年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看齐,全面提升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来自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的各位教授将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部分国内高校也将分享中外合作办学及物流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中外专家们将就今后深度合作与交流进行广泛探讨。亚太物流联盟是亚太地区物流行业组织共同发起的行业联盟,目的是推动亚太地区物流的合作与交流,本次会议,来自亚太物流联盟成员国的20余名行业和院校代表,也将积极参与会议的交流与互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改革开放攻坚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思维,要求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受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在进入“新常态”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行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今年上半年,初步测算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物流业增速将维持温和增长态势。

  二是资源要素进入高成本时代。近年来,物流用地依然紧缺,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高企,环保成本逐步显现。各种资源要素成本持续走高,依靠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三是内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快递、电商、食品、电子、快消、医药、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9亿件,同比增长53.7%,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对物流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运输结构逐步均衡,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去年出台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确定了29个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和70个二级布局城市,为物流园区网络化发展描绘了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基础网络初步成型,对行业的制约作用逐步消退,依托物流基础网络的组织创新将逐步加快。

  五是整合与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整合,这也是现代物流业区别于传统的运输、仓储行业的主要特征。同时,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支撑,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引领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六是物流政策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物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张高丽副总理、汪洋副总理先后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和讲话。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在保障措施中提出,要强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一是要加强物流领域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现代物流业理论体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二是要着力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形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三是要完善在职人员培训体系,鼓励培养物流业高层次管理和经营人才,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规划》发布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将出台落实《规划》的三年行动计划,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相信随着物流业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物流业“新常态”日益明显,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对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物流教育和培训事业大有可为!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