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推进,昆明14个泛亚商贸物流中心的逐步建成,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日趋显现。
目前云南物流专业每年仅有2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将难以满足正在建设的14个泛亚物流基地的用人需求,人才缺失或成今后云南物流业发展瓶颈。
云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消息显示,目前在滇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18所院校中,每年的毕业生大约在1500—2000名左右,并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人才将影响企业成本控制
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董弋萱举介绍,日前她在同一天、同一家电卖场购买了4件电器产品,但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陆续送达。“商场可以把所有电器整合打包一次性送来,现在却多花了更多的时间,这样的配送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董弋萱说,这样不合理的物流配送,是极大的浪费资源,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事实上,在云南乃至全国,流通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的物流配送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需要专业物流人才进行调配。
董弋萱说,在物流领域,一个快递员如果能够优化调整配发快递的路线和先后送达秩序,也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从而节省企业成本。“如何用最少的成本送最多的货物?这就需要物流人员的调配。”董弋萱说,要提高流通环节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人才就是关键。
目前,中国的物流总成本远高于日本及欧美国家,根据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8%左右,而西方国家仅为8%到10%。而云南省22%的比重更是高于全国整体水平,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因此,云南物流人才培养十分必要。
作为流通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物流人才的调配能力不仅体现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在生产和制造环节也难以忽略。
传统意义上,物流人才的流向就是与之对等的物流企业,但事实上,物流并不是单纯存在于物流企业之内的,因为每一个企业的运行发展其实都离不开物流。董弋萱解释,从企业采购订单的设计和制定、经费核算、产品生产及成品的搬运和仓储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都需要物流人才的调配运作。这就包括如何就近采购,生产车间与原料和成品的距离控制范围,以及成品通过何种方式运达……“要改善我省社会经济运行的高物流成本,就必须追溯到生产活动的每个步骤,控制流通成本,而这就需要大量专业物流人才来完成。”董弋萱说。
专业错位严重
“再检查一遍所有出货信息是否正确。”上周五下午六点半,小李还在仓库忙着核对为客户配送的药品信息。自从2006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昆明,他从一名基层的“搬运工”开始,已经成为了本省一家大型药品配送企业的物流经理。“物流企业岗位表面上是货物运输,实际上是有组织、调度、指挥的,不仅需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说起物流管理,“半路出家”的小李显得头头是道。
与小李自学成才不同的是,今年刚刚从昆明某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的小张却选择了一家大型公司文员岗位。因为她认为“做物流太辛苦了!”
“其实应届毕业生初进入企业时都要从基层做起,只有熟悉整个物流配送环节才能真正胜任物流这一岗位。”从事该行多年的小李表示,一方面,众多应届毕业生因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而转投其他行业;另一方面,由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大量涌入物流行业。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云南物流采购联合会相关人士的认同,他告诉记者,云南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开展物流规划设计,用供应链的思想来指导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人才,主要以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为主。另一类是操作层面的基层管理者,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集中在高职高专层面和应用型本科层面。
“目前,由于云南高校对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有限,外省高校培养的人才又很少到云南就业,所以云南物流企业对高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是持续的。操作层面的基层管理者,是各个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但由于受到各高校办学实力、师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上述人士无奈地表示。
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推进,昆明14个泛亚商贸物流中心的逐步建成,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日趋显现。如何做好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也是各高校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对此,云南物流采购联合会上述人士建议物流企业应加强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对在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不断补充新知识和技能。他认为政府应该借鉴省外发达地区经验,对接受高校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如给学生购置保险、让企业免除后顾之忧;对吸纳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的企业给予取证费用的补贴。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将高校的研究成果尽快地转换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才能培养出一批符合国际化需求的专业物流人才。记者缪亚平 雷小叶报道
人才培养试水职教与高校结合
作为云南首家物流人才培训学校,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从2009年成立至今,每年平均为企业输送1000多名物流人才,但这远远低于云南物流企业现有的人才需求。“当前云南省物流人才缺口高达20万左右。”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董弋萱表示。
目前,该学校向相关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的一体化服务,从企业招聘、岗前培训、到岗后的能力提升都有系统化的流程模式。
记者从云南物流采购联合会获悉,目前在滇18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但每年因各校的招生规模不同,现有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不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同时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但目前就云南的大专院校来说,主要还是集中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欠缺实际的操作经验,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差距甚远。
另外,由于在校培训的学生多为从事流通环节的相关从业人员,学校根据学生岗位的具体需求,从仓储、采购、配送、分拣流程管理等方面为学生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培训技能教育。“但仅凭学习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无法满足目前云南近20万人的物流人才缺口的。”董弋萱表示,下一步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将计划与云南的大专院校合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董弋萱说:“目前,我省大学陆续开设了物流专业课,今年有两个州(市)中专也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学历教育的特点是学习周期长,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不匹配,且远不能满足物流行业源源不断的人才需求的。而职业教育是短期的技能提成的培养,注重实际层面操作能力的培养方向,因此,将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推动我省物流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