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强化就业服务是做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各地区也积极创新服务新模式,探索运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受到了
高校毕业生们的普遍欢迎。
那么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呢?来看一下山东省青岛市及菏泽市人社部门的经验做法,下文是由第一物流网整理发稿,仅供借鉴参考。
一、山东省青岛市依托微信平台 打造大学生“掌上就业”新模式
2014年,青岛市人社局开通“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微平台”(微信账号:qddxsjy),为青岛市
高校毕业生开辟了公共就业智能服务新渠道。大学生就业微平台的启用,适应了移动信息技术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全天候“一对一、点对点”的自助式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掌上就业”服务新模式。
其中,新的服务模式主要实现了四大服务功能:
一是办理业务自助化。毕业生点击实名制登记,可直接进行个人信息的实名制录入,根据毕业生登记的求职信息,由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一对一的岗位配置和培训等就业服务。
二是就业创业新政策实时掌握。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和办理流程,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同时也拓宽了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渠道。
三是就业岗位信息率先知道。求职毕业生不需要再穿梭于各个人才市场,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用人单位岗位信息,随时与心仪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提高了岗位配置的效率。
四是搭建平台连接区市。毕业生不需东奔西跑,可随时关注各个区市的微信平台,查看联系方式,进行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
二、菏泽市建设微信平台 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菏泽大学生就业”微信平台于2014年8月1日正式上线开通,这是以现代化信息为载体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第二服务站”。通过不断充实平台功能,让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就业创业政策、知晓招聘信息、办理相关业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打通了联系、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建设微信平台也要做到五点:
一、广泛动员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市长热线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等对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推介,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
二、做到有问必答。建立微信平台动态成长机制,全天候关注平台上的留言及问询,及时回复疑问并将该问题收录到自动答复数据库。
三、及时提供信息。注重搜集对大学生有益的文章信息并及时转发。与各大市属企业开展合作,及时为
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实时搜集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考试信息,第一时间为高校毕业生推送。
四、搭建学习平台。以激发高校毕业生内生成长动力为目标,建立了专门的“学习平台”栏目。
五、贴近大学生特点提供服务。微信平台更多采用毕业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特色词汇进行宣传、解疑,推送信息全部采用图文形式,解读政策一般采取“一图解读”方式,让语言及画面更贴近
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