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物流职教校企合作:成绩初显潜力巨大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696 日期:2014-12-23
  

图为: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

       11月22~23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江西共青城格兰云天酒店举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行指委主任任豪祥,教育部职成司教学教材处副处长张磊、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物流行指委副主任文振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物流行指委副主任俞步松,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校长、行指委副主任李建成,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校长、行指委副主任杨帆,上海环众物流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行指委副主任蓝仁昌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中、高职物流及相关专业职业院校领导、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教育培训机构代表共3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物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物流行业操作性较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一线企业输送具备各种操作技能的产业工人。谈及物流类专业的职业教育,学校与物流企业合作,走教学、研究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顺理成章。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等地的职业院校校长汇报了校方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传化物流、宝供物流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的领导,也谈到物流企业在与校方合作培养物流人才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一线物流企业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和要求。

  

图为: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

       校企合作孕育新成果

  早在2010年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就为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之路明确了方向,即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而将这一办学方向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不难发现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国家所需、产业所需、行业所需。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提出了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有序推进体系建设;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创新职业教育管理;四是着力促进协调发展;五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提出,“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探索形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指出,国家战略层面的方针政策为今后物流类专业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任豪祥认为,接下来的物流职业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更加注重中高职物流专业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对接,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等,而此类工作与物流职业校企合作有重要联系,进一步明确了物流类职业教育与物流产业对接的方向。物流类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应该更加注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而一些有规模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也应该更多地走进学校,传递企业的用人理念以及最新的产业成果。

  在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在与会专家、校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关于校企合作的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孕育了新的成果。以传化公路港物流集团副总裁谢萍为代表的企业方提出,企业在互联网创新时代对于人才价值观不变的需求,即以客户为中心和创造价值的理念。而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教授为代表的院校方,则展示了物流类职业院校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关于混合教学的成果。

  物流类职业院校的领导与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领导面对面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同推动物流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深化发展,同时,与会的物流企业也将为物流类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帮扶和支持,为学生提供稀缺的实习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破解 “慌”与 “荒”

  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以百万计,已经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仍然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很难招到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孟显忠认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职业教育走在了前面,这些发达国家在物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管理的职业教育,并且规定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方面的工作。

  发展物流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四百所本科院校和将近2000所职业院校招收物流专业学生。但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剩致使部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不甘心一线的待遇,选择转入其他行业;而需求数量最大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又面临着模式老化和理论体系的老化。探索新的物流职业教育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高级政策研究员王佐认为,物流专业的学生除在校系统地学习知识外,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就是市场实践和在岗培训。而无论是市场实践还是在岗培训,都离不开物流企业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供帮扶,离不开物流职业院校与一线物流企业展开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工作。

  在本次全国物流职业教育研讨会上,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从英国引进的学徒制可谓是物流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典范。据了解,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引进的学徒制是建立在英国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以职业为主体,政府向企业和职业院校购买相关教育服务,并建立立体考核体系,过程考核分布推进,以保证学徒的培训质量,引进第三方质量监控体系,考核过程科学严谨,最终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学历教育认证体系同步交叉的体系。

  学徒制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致力于解决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对称的难题,破解物流职业教育体系老化和物流人才用工荒、人才荒的难题。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