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中英两国教育部与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签署《关于职业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次年,中方邀请英国物流行业的专家参加全国物流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探讨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中方受邀赴英考察英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签署中英物流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被确定为国内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当年7月,中英在京共同召开“中英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讨交流会”。
英国领事馆教育文化部主任王海军将现代学徒制概括为“带有
培训的一份工作”。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好似一幢房子,中间最重要的房梁是为“执行能力”,其他支撑结构分别为“知识技能(英语、IT、数学等)”“技术技能”“权力及责任”等;除了明确具体的结构,现代学徒制的灵活性也非常突出,体现在可适用于中高级不同学徒层次,将企业价值观植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学习计划,时间分配更为灵活等方面。现代学徒制的另一要素是评估的严谨性,考核方式的丰富性和评估团队的多元化,构建起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他也对英国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需要包括政府、教育部门、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校长李建成认为现代流通学校中英学徒制的成功离不开三方的支持,即中英两国政府,中英两国相关行业,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和顶通物流有限公司及英国瑞尔。中英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其一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融合;其二为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与企业相融合;其三为学历教育认证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其四为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
李建成倡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跳出部门思路,要站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高度,思考和探索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
(根据上海现代流通学校校长李建成、英国领事馆教育文化部主任王海军等专家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