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物流教育与培训:惠政力推 创新发展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703 日期:2015-01-16
  说到2014年的物流教育与培训行业,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在各方对物流职教的重视下,以及政策指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物流职教正稳步向前,校企合作也正成为物流专业教育的主基调。期间,无论是2014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还是2014年11月在江西共青城召开的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校企合作都成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院校方、企业方的密切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而且,在人才培养上,物流院校秉承创新理念,不断自我提升,也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积极的保障。

  关键词一:高度重视

  回顾2014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肯定绕不开政策这一话题,而这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物流职教的高度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重视物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而该规划更是明确指出,“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探索形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可见,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也曾指出,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的指导精神,要强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要加强物流领域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现代物流业理论体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要着力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形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要完善在职人员培训体系,鼓励培养物流业高层次管理和经营人才,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所以,完全可以预见,以2014年为起点,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物流职教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将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二:指明方向

  又是在2014年的6月份,物流职教迎来了另一只强心剂,助其奋力向前。

  该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有序推进体系建设;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创新职业教育管理;四是着力促进协调发展;五是建立校企联动工作机制。而上述重点工作,都为我国物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也认为,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为物流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指出,物流行指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重点在物流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好八个方面的对接:一是中、高职物流专业目录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对接;二是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四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五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六是推动不同层次物流学历培养目标的对接;七是国内人才培养工作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八是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

  显而易见,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教育政策的解读,均为今后阶段物流职教发展,以及如何走好走好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之路指明了前进路径。

  关键词三:不断创新

  在此,记者还要重点说说2014年校方的努力和创新。

  其中,在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教育方面,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王成林表示,当前高校物流类专业教育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产业发展方向来指导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工作。鉴于我国未来物流产业必然朝集约化、高效化、技术型方向迈进,高校物流类人才培养也应当逐渐提升人才培养层次。而从国内贸易来看,电子商务快速崛起是近年来国内贸易呈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也越来越倚重电子商务来实现;贸易传导到物流产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快递物流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未来物流专业高等教育要紧随市场发展方向,培养适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北京物资学院作为我国物流类专业高等教育的代表院校,其在教学理论上的创新代表了我国物流专业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至于物流职业教育方面,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从英国引进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谓是物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个典范。英国领事馆教育文化部主任王海军将现代学徒制概括为“带有培训的一份工作”,将企业价值观植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学习计划,时间分配更为灵活。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校长李建成认为,中英“学徒制”试点实现了四个融合。其一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融合;其二为,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与企业相融合;其三为,学历教育认证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其四为,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如此可以断定,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物流职业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后,我国物流专业职业教育正逐渐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