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专业型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挑战,社会、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等教学活动主体均提出了自身的需求,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需求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矛盾,因此需要利用目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程技术,设计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多主体的多元化需求。
现代教学体系中的多主体特征变化分析
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社会、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等教学活动主体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高等院校为例,持续的教育投入已经使其具备了更强的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变现是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以实验室为例,其建设一直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聚焦点,目前
物流类专业投资超百万的实验室已经成为“新常态”,建设面积有的甚至达到了单体3000平方米以上,在此背景下实验室应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议题。
随着中国物流产业的升级,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的急迫,但是由于受到企业规模、成立时间、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影响,我国物流企业人才培训存在一定的欠缺,与学校的人才对接还没有形成无缝化的常态模式。如果企业和学校的之间的角色仍然还是被简单地定义为培养方和使用方这种分离模式的话,二者之间就无法形成稳定的共享利益模式,不容易形成融合式的教学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企业在投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升高,企业面临的竞争和运营压力逐渐提升;而且其中的不稳定也在增强,需要外部资源适时介入。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双方的空间、时间、内容维度上存在的距离感会变得越来越小,高校希望更加体现自身的服务社会职能,在教学计划和人员使用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自由度增加;同时企业希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支持,对外部资源的引入会更加的迫切,双方的生态圈之间的交集会越来越大,为进一步的业务融合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新兴业态、服务模式和技术提供的机遇
目前以虚拟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源组织模式不断发展,这是企业在现有市场基础、组织基础和技术基础之上,为提高自身反应敏捷性、降低运作成本而出现的资源优化组合模式,这种模式将分布式的网络资源,按照特定项目类的要求进行了资源的动态按需匹配。
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新兴服务模式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学校本身就是消费的集中区域,校园电子商务消费已经变得普遍,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内一般平均每天的电子商务购物人数占到学生的二十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中式消费市场,为开展校园快递业务投递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高校而言,形成“区域+产业”融合运作模式,利用
物流专业实验室开展校园快递服务,可以更好地体现目前以存储、拣选、分拣等为代表的物流技术应用,形成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系统,发挥先进的物流技术优势,基于实验室运作该类项目将提高教学实验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特定领域开展校园交付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应用已经将岗位的地域空间和时间界限变得更加的宽泛,企业的业务开展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例,包括客户情况的调研、整理、分析以及后续的决策支持环节都可以借助网络完成。于此同时,由于高校持续财政投入和技术、经验积累已经可以形成相关的支撑环境,并具备了比企业可能更加具有优势的分析软件和人力支持条件,对开展业务更加有利。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运作的对象、实现的手段变化都已经为校园交付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介入基础,但在寻求校园交付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仅仅把握该类业务的特点:
首先,交付业务在时间维度范围很广,可以是持久或临时性的。例如以
物流产业数据监控为主的业务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依托云服务技术等长期开展,对于短期的业务,特别是一些能够以项目形式交付的业务,也同样适合学校开展。
其次,在地域上可以是分散性的。学校和委托企业之间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强联系,并不要求一定在地域空间的重合。
第三,资源组合形式不拘泥于人力输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学生的顶岗实习作业,而是更加重视以教师智力、学校科技资源力以及学生人力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例如企业进行的业务咨询项目、科技服务等都可以与学校资源进行全方面的对接。
开展校园交付业务应注重基础环境的建设
开展校园交付业务应注重硬件基础条件和软实力的环境建设。首先是学校和企业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双方彼此之间的定位需要将进行重新调整,同时学校的管理体系也应该进行相应改进,例如对于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的系统建设应注重对外来业务的主动式、开放式监控,用以保证校园的人员、财产以及信息领域的安全。同时对双方的利益分配也应本着形成增量的思想,立足于共赢合作,并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
校园交付业务的开展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新探索,未来校企之间的界限会更加的模糊,资源的互动、互用,人力资源的交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趋势,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将成为推动校园交付业务开展的新引擎,从而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系北京物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