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人才培养需多管齐下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829 日期:2015-03-09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早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了高端的供应链竞争,而供应链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供应链人才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没有人才一切无从谈起。但是,目前的供应链人才仍旧是一种稀缺资源,而人才培养是保证现代物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由于供应链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培养供应链人才,必须在明确供应链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的前提下,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协同发展。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企业、院校、国家共同协作,多管齐下。

  企业:人才培养需要正确指导

  一方面,企业应该对供应链人才的培养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建议对内部员工提供包括技能、知识、经验等的培训,或者是外部招聘,从基层工作做起,使供应链人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本公司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能够获取足够的权限去推动供应链的内部变革。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重视鼓励员工在职培训。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从业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对此,企业应该从物质上与精神上重视鼓励员工,多方面为员工创造条件,通过给予培训补贴等鼓励制度,提倡多层次、多方面的供应链岗位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使企业内部形成学习供应链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与运作水平的热潮。

  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专业教育

  首先,应该加强发展学历教育,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我国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需要完善包括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并且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及扩大办学规模。特别是要重视供应链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增加教育投入的方式来提高供应链人才层次的合理性。

  其次,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供应链人才,其教学活动就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此,建议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同时,还要增设市场调查、工场实习、企业实地考察参观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要。

  再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由于优秀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总结、探索、完善,因此,教师能否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创造性的培养对策,是实现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建议院校对供应链专业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次机会,如到企业挂职锻炼、高等院校进修、引进外教等,以提高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为供应链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国家:人才培养需要政策扶持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与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供应链理念。不仅要突出抓好现代供应链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广大企业,尤其是工业和流通龙头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供应链管理的领导能力与决策能力,为供应链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政府有必要调拨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供应链人才培训,并由相关行业协会统一组织培训、统一安排使用资金,对积极参加供应链培训的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补贴,使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在供应链发展专项资金中受益。

  第三,政府应该加强整合企业的培训资源,并制定一套健全的人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留住供应链人才。通过建立企业、政府、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四个方面的沟通联系平台,可以形成供应链人才培训的体系,使企业和院校在培养供应链人才方面能实现分层次的培训,从而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者单位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