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
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对各个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课题。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的诱惑,也有内部的影响。针对人才流失因素,企业管理者应建立一个留住人才、留住人心的环境,具体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留人应树立新理念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
一是人力资本比财力资本更重要的理念。财力资本靠
人力资本推动才能增值,而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财力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才对企业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所以人才成了企业间争夺最激烈的资本。
二是用好人比选好人更重要的理念。左有伯乐、右有造父,前者会选马,后者会用人。现在,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不注重发挥本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财力。只有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是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同等重要的理念。当今人性中不能忽视“利益人”的特点,市场经济的交换实质是利益交换。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对人的认识是: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对员工实施外部监督,同时,运用物质刺激来强化其积极性。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方式,例如:精神激励的优越性。现代社会学也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圈的,第一层圈是“生存”、第二层圈是“交际”、第三层圈是“发展”。相应地剖析留人的三种途径——高薪、感情、事业。如果忽略了“生存”,也就是薪水问题,任何事业都是空中楼阁。但是忽视了感情和事业,企业留人也相当困难,因为人毕竟是有事业追求的。
留人应重视 “四靠”
一是靠事业留人。真正意义的人才注重的是自己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要留住
人才,使人有用武之地,就得靠事业留人。事业对人才有非常大的凝聚能力,有才华的人会把事业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所以,应该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大事。这是企业最薄弱的环节。
二是靠企业文化留人。文化力就是竞争力,文化力是凝聚力、环境力、素质力的结合,文化力可以形成一个拴住人心的环境。企业必须拥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人才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除了工薪等利益之外,更重视追求的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企业内部有机会得到再造与升值。所以如果忽视了员工精神需求,就是给人才加薪,那也只是一时之计而非一世之谋。
三是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要使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岗位,全面的培训、系统地学习以及整体的关心。为有才能的人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这是留住人的最好方法。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有时可能会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所以,给人才职业生涯对于他来说,
就是给他成功的阶梯。宝洁、微软公司人才流失率低于5%,原因就在于此。
四是靠较优厚的待遇留人。薪水是人才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较优厚的待遇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持有企业股份,因为员工持股可解决资产占有与雇佣关系的改善。为防止企业管理者中在权位上贪污腐败,可以通过股权认购,或增加养老金,以解决其老有所养,保证其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会因离职而下滑。
留人要为之提供 “平台”
一是公平竞争平台。企业内部的环境对每位员工都应该是公平的。与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之一就是缺少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企业内部,人们的不满往往是认识上的平衡,而不是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最终将导致人才的流失,而留下的人也不会因此而平衡,这就如同一个天平,缺失了一方,另一方仍会有平衡产生。
二是参与社会分工合作的平台。企业在留人上有个误区,就是要求员工成为企业的附属品,不能朝秦暮楚。这种思想实际是不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来看待。因为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他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并不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就应该允许他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华,人不是某一个企业所独有的财产。
三是企业领导能力是提供这些平台的关键。要想留住
人才,企业领导能力异常重要。留人靠环境,更要靠好的领导。首先,领导要有人格魅力,形成同心、整合群力,这样企业的凝聚力就能形成;其次,领导要激活每一个员工的开发潜力,这样创新力才能显现;再次,领导要做到修己安人,只有安人才能留人,要了解每位员工,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对策解决其具体困难和问题。
企业应该在留人的理念、方法,制度上与时俱进,并不断变革、调整。只有留住企业的“明星”,留住企业的骨干员工,企业才能更好的前行。(作者系卡斯塔集团战略研究员、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