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校区联姻物流公司共赢发展
来源:宜宾日报    作者: 阅读:763 日期:2015-04-27
  4月24日,宜宾学院·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长江上游航运物流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教育厅水运经济研究中心、四川长江航运物流管理学院人才孵化基地成立揭牌活动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举行,这也意味着,双方将在物流发展上资源互补、共赢发展。

  临港:物流发展形势喜人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按照以港兴产、以港兴城、产城相融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产业港、开放港、创新港。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打造成起点国家级航运中心,规划了38平方公里的临港国际物流园,预计2020年实现产值400亿元。目前,宜宾港已具备每年集装箱50万标箱、滚装30万辆、重大件34万吨的作业能力,班轮开行密度达到每周11班,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获批运行,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本建成,力争今年获批。宜宾水运口岸正在申请设立为国家开放水运口岸。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蔡锦川告诉记者,随着560万吨散货泊位以及进港铁路的加快推进,宜宾港将成为长江上游唯一同时具备集装箱、重大件、滚装、散货、件货运输、保税仓储、出口配送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内河国际枢纽港。“同时,北京欣联物流园已经全面建成投运,伟经综合物流园、化储城市配送物流园、聚能供应链管理园、燕君家电物流园、北大荒(中国酒都)粮食物流产业园、安泰国际物流园、川南石材、木材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可谓速度迅猛、形势喜人。”

  宜宾学院:整合高校人才科研资源

  作为我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宜宾学院有一大批专业性强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此次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在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成文教授看来,正切合了系统论当中的正反馈效应。

  “在我看来,此次合作就是夺得近水楼台之月,共为向阳花木之春。”李成文告诉记者,高等学校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地方是社会经济的主战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合作,为宜宾学院三大功能的彰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今天揭牌的三个中心为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环境,以后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类、管理类,尤其是物流管理类人才在这个地方进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专业见习以及毕业实习乃至重要的毕业设计等都能找到平台。同时,宜宾学院参与到临港的科研方面也能更加接地气,更有实际价值,我们相信临港能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非常广阔的机会和空间。”

  据了解,此次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宜宾学院探索校区合作新模式,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一丝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计划,充分整合高校人才科研资源和临港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资源,为临港物流和港口经济发展研判形势、出谋划策、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将推动长江起点国家级航运中心和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早日建成。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