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抢手“物流师”注重国际交流
来源:青网教育    作者: 阅读:800 日期:2015-05-06
  说起物流,常担任买家角色的我们,会惯性思维联想到快递哥,最出息的展望估计也就是在纽约交易中心替马云敲钟的“淘宝送货员”。“就拿看似简单的出入库来说,团队如何分工,各个环节怎么优化才是对一位物流大师的真正考验。”荣获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现就职于青岛商务学校的王钊伟老师说,一位优秀的物流从业者与其称呼“物流师”,不如说是位管理师。而如何让学生从零基础变成“金牌”再走向“大师”?如何让现代化学徒颇具“国际范”?近年,青岛商务学校创行业指导办学新模式,深度融合,建国际标准,让中职生养成物流大师“国际范”。

  树标杆促全国物流职教对话产业

  做教育,是份“良心活”,做职业教育,更要做为行业树旗的“标杆”。201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青岛市教育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物联与青岛市教育局合作共同指导和推进青岛商务学校作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进行办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此举措在全市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开创了与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的先河。依托行业协会的专业资源和指导作用,学校参与了全国物流行指委组织的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课程标准的编写工作。主持制定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青岛市物流协会合作编制了《青岛市物流常温仓储服务规范》。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青岛商务学校已申报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暂定在2015年7月中旬组织一次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举办一次成果展、实施一项考察、组织2-3个主旨演讲、举行一个仪式、开展四场专题研讨,使会议充分实现“行业、企业、专业”互动,深化产教融合,落实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育人合作机制。

  高端车间进教室“云端”做精品

  近年,物流企业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演进,对物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打造高端的“精英级”物流师,青岛商务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将自2002年开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从“老牌”做成“金牌”。学校与东方贸易集团开展合作,由该公司出地、出资10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市教育局投入500万元配备实训设备,共同建设了1400㎡的物流实训基地。2013年,双方继续合作,将基地面积扩大为近3000㎡。基地集仓储配送、口岸物流、航空物流模拟实训为一体,设施设备是真实的物流作业设备,场地环境是企业作业环境的复制,教学内容是来源于物流企业的真实业务运作和案例,技能教学课堂延伸到了企业内部,为学生提供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实践环境,保障了技能教学的顺利实施。依托基地,学校承接了青岛市物流协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成功承办了全国七省市物流技能交流赛和青岛市物流技能大赛,自2010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包揽青岛市中职技能大赛物流专业所有比赛项目的第一名。2012年,学校和东方贸易公司被确定为青岛市首批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先进单位。

  实战是基础,“云端”更出精品。学校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未来课堂创新实验班”, PAD进入了物流课堂,开启了专业“云教学”模式。合作中,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信息化专业课程,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和培训。该实验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技术平台为支撑,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物流专业老师在全市商贸类专业范围内举行了 “未来课堂”展示课,受到一致好评,学校牢牢把握住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趋势。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