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已经成为共识,实验室作为连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如何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问题,这在对实操能力要求较强的物流产业类专业领域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建设思路,形成了软件与硬件融合的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学生参与程度上来看,硬件实验平台的建设遇到了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教学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提升改善;从教学方法上来看,物流实验教学中使用的一些设备对教学过程的支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同步使用操作有学生人数限制的设备,作业类型相对比较单一;从设备本身来看,目前很多学校购置设备多为仿真型设备,设备操作体验效果不强、真实感有待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实际的实验教学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在实验教学模式上进行拓展,不应该将实验室孤立地认为只是动手操作的场所,而应以实验室为基础,融合多种资源的特色,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平台。例如可以将案例教学引入到以物流设备硬件应用为基础的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实现教学方法的扩展和教学内容的丰富,便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第一,可视化案例编写方式分析
案例教学由来已久,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讲解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可以是为了达成明确教学目的而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也可以是来源于企业实际的视频,还可以是结合学生实践教学而拍摄的视频等等,这些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讨论和分析环节,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有的案例大多是文字表述,体现形式比较单一,导致了学生的理解、讨论不易展开,这种现象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教学的时候很常见。因此建议采用可视化的手段进行案例呈现,即引入视频作为案例中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与实验室的“实景式”教学环境相匹配,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描述物流企业基本作业流程过程时就可以直接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对于重点环节还可以采用实时点播模式,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与企业实现实时互动,进行双师型同步教学,并可以将企业进行的适当的实际操作与模拟效果对比,使得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掌握。
第二,教学环节设计方法分析
在课堂中开展案例教育较为成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思想应合理地设置教学环节,形成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现有的引入方式大多是作为实践教学后期的实际应用载体引入,形成“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应用案例”三位一体的知识应用形式。以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实验为例,通过学生参与包括电子商务类企业快销品的自动化存储系统综合设计,然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升级,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链条。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上述的这种案例引入方式已经不能给予学生较好的学习体验。能否合理地以实验室硬件资源为核心,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引入多媒体等媒介来形成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全面地突破学校所受的场地、资金、业务类型等方面的约束是改变这种形式的关键。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以往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介绍功能或者简单地操作,而现在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教学则结合了来自企业、学生实践等诸多视频资源,在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授课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室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插入企业的实际应用视频,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拓展应用。结合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求,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的、以“微视频”的形式构建可视化案例,建立面向教学过程的多媒体资源库,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入。
例如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实验教学中可以融合的教学资料包括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目前的视频资源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微视频形式的片段,按照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类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多种形式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例如单立柱与双立柱、单货叉与多货叉、夹抱式与托举式等。以现有的硬件为基础,对比视频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说明,形成了与学生认知过程和学习习惯高度重合的学习系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广泛的收集、分析、处理、优化视频资料,形成辅助硬件系统操作应用的综合型资源。
第三,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分析
构建此种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硬件基础条件的建设,在现有的物流设备基础之上,配置相关的视频播放、存储、采集以及交互设备,实现视频资源对教学过程的全支撑。为了更加广泛地扩展实验室资源,需要树立新的实验室建设理念,可以采用“学校+社会”的融合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双向资源融合。例如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进行企业应用的解答,同时通过“实况直播”的模式,进行现实案例的采集。教师也可以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实际情况案例的采集,并集中进行播放。
为了充分利用好收集到的媒体资源,应积极地扩展该平台的适用范围。例如依托这些资源形成学生的自学资源库,辅助学生完成自助式的教学,特别是在面向非物流专业学生教学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例如依托自动化立体仓库完成包括商品入库、出库、盘点等一系列的作业,可以通过连贯性的教学内容展现,降低普及型课程中教师的授课强度。对于这种自助式的学习,还可以通过现场录像的方式保留学生的学习痕迹,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对视频资料的播放时间和顺序等进行优化,形成与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相符合的学习系统。
面对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有更高要求的大环境,学校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