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培训现场
图为:参赛代表队
图为:培训现场
近几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 展,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早已把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全国十二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而且一个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际经验磨练,并不是经过高等教育就能一蹴而就。因此,物流职业教育为推进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人才却十分紧缺。在国家大力支持物流职业教育的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超过了500所,在校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但是,由于各院校只看到了物流需求的旺盛,却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物流教学条件,也没有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可以说,绝大多数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是近几年才开办起来的。因此,这些院校普遍缺乏相应的物流教学管理经验,以及物流教学相关设施和设备。
由于学校盲目开设物流专业,在专业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物流教材也未统一,物流课程设置混乱,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匮乏,以至于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缺乏专长与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所以,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而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人才,使得物流人才缺口十分严重。
当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加快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那么,人才匮乏的问题将会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首。
为响应国家发展物流职业教育的号召,早日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助推物流职业教育升级,笔者建议,各物流院校应该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物流专业时间较短,资金有限,教学设备不完善,没有物流实训室,所授知识仍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因此,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突出。特别是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需要重新学习实际操作。这对于企业来说,一个没有任何操作经验的物流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只能起到副作用,并不会对企业带来应有的效益,往往企业更希望接受持有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的操作型物流人才。
对此,建议学校设立模拟的仓储中心、物流部门、模拟货运口岸、物流软件实训室等;同时,学校还可以主动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取“定岗”式培养,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物流操作能力的物流人才。
二是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开展较晚,师资力量不足,很多物流老师都是半路出家,大部分都是从经济管理、工程学、运输学,以及其他专业转变过来的,因而物流功底比较欠缺。还有一部分物流老师只是经过了一些短期的培训班,比较熟悉一些物流课程,或是阅读过物流的相关书籍,并没有扎实的、系统的物流专业知识。同时,一些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老师,虽然物流功底比较扎实,但是,国外物流系统和我国的相比,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些国外物流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需要。
对此,建议学校通过聘用在企业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物流人士来校授课,或是请资深的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工作实践经验。
三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教育模式。
由于国外物流发展较早,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理论和发展模式,因此,我国物流教育既要吸收国外优势,又要发展自身特点。从目前来看,在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系部一般可分为商学院、交通学院、工程学院等。各个院系设置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师资、设备情况,培养专业性强的物流人才。例如:商学院可侧重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类课程,像是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物资院校可倾向于规划类课程,像是仓储及库存的优化等;交通学院可注重于物流运输、配送路线的规划课程;工程学院可将重点放在物流设备机械及自动化方向上……
当然,这样设置物流专业可能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综合能力较差,但是,如果每个学校都全面开展物流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可能每个学校都具有这样的科研和教学实力,而且学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就能够全面掌握物流领域的所有知识。
笔者认为,大学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中结合实际问题,并不断地学习与深造,培养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对此,建议我国物流教育业应该采用国外的教育体系,除了基础公共课外,在专业教育中应该细化针对岗位设计的模块,采用“基础课”+“模块”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对物流行业重视度的提高,物流教育模式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由于物流是一门结合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的综合性学科,而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理想化的物流人才是即熟练基层的操作技术,又懂高层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同时还能从事运用物流的相关信息技术软件。因此,物流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想培养出更多的物流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综合。